電鉆運輸防震包裝的5個關(guān)鍵細節(jié)
內(nèi)容:
——物流老師傅絕不會告訴你的避坑指南
一、內(nèi)包裝的"三重防護"原則
馬達隔離層:用EPE珍珠棉纏繞電鉆馬達部位(至少3層),防止運輸震動導致碳刷脫落
鉆頭固定術(shù):拆卸的鉆頭需用PVC管套裝,管壁填充泡沫顆粒,避免劃傷包裝箱
配件分裝:電池、充電器等小件必須獨立密封袋包裝,粘貼在主機凹槽處
二、外箱選擇的"3+2"標準
材質(zhì)要求:選用雙層瓦楞BC坑紙板(厚度≥7mm),箱體印有"↑此面朝上"標識
尺寸公式:商品體積+緩沖層=外箱容積(建議長寬高各加5cm)
封箱禁忌:禁止使用尼龍繩捆扎,易造成邊角破損(建議工字型打包帶加固)
三、緩沖材料的實戰(zhàn)選擇
材料類型 | 適用場景 | 成本參考 |
---|---|---|
蜂窩紙板 | 省內(nèi)短途 | 0.8元/公斤 |
氣柱袋 | 精密電機 | 1.2元/套 |
發(fā)泡膠 | 跨境運輸 | 按填充量計費 |
四、裝車時的"錯位堆碼法"
奇數(shù)層與偶數(shù)層呈90°交叉擺放
每層不超過8箱(標準9.6米貨車)
與車廂壁保持10cm通風間隙
五、容易被忽視的驗收細節(jié)
要求司機現(xiàn)場拍攝6面箱體照片
簽收時搖晃箱體聽不到零件晃動聲
雨季運輸需在外包裝加貼防潮膜(成本增加約0.3元/件)
專業(yè)提醒:帶鋰電池的電鉆需在外箱張貼UN38.3認證標識,否則可能被物流公司拒收